“Never forget your hopes and dreams.”这是马春馨最喜欢的一句话。她简单、直接,有一腔热血,做事凭借的也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帮助别人做正确的事,自己肯定也不会错。
身处一个愈发纷杂的时代,置身异地他乡的新青年们都会渴望在脚下的城市寻求一刻的温软心境。当城市面貌日益趋同,天涯游子也逐渐在不断漂泊中为自己找到新的驻脚。
人生有许多选择,而选择离开上海,是马春馨更新自己的“价值”排序,重新思考人生价值。当推推采访马春馨的时候,她告诉我们,她在三亚西岛找到了关于生活、关于梦想、关于人生价值的更多可能。
壹
走出北上广,对大海发出挑战
“第一次来三亚,就仿佛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城市,阳光、沙滩、碧海蓝天......这些都是在北上广很难看到的景象。三亚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风华和气韵,在这,总觉得能探寻到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美好生活。”
2011年5月,第一次来三亚旅游的马春馨,瞬间爱上这座热情浪漫、自由随性的城市。当生活充满令人疲于应付的KPI考核、社交,世外桃源般的三亚的确能让人得到片刻休憩。在马春馨看来,大海意味着广阔、深邃、无限可能,大海的无垠与包容赋予这座城市更多的随和与善意,也更有人情味。于是,从2012年开始,马春馨每年都会来三亚旅游,直到2020年5月,来到西岛的马春馨就再没离开过。
如果不是马春馨自己介绍,推推很难想到她曾经的职业是一名互联网游戏设计师。
“来三亚之前,我也从未想过我会做旅游相关的工作,跨行业的选择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旅游业和房地产行业相对比较发达的三亚,互联网游戏类的公司在三亚发展的可能性较低。”除了面临的就业选择困扰,全新的社交环境、不一样的生活习俗与饮食、父母朋友的质疑......这些都是瞬间出现在马春馨面前的难题。
但是对于喜欢挑战自我,有冒险精神的马春馨来说,人生不应该被标准所束缚,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不会让自己心生遗憾。
“生活应该是多种形态的。当我第一次登上西岛时,看到海岸边的点点渔船开始归航停靠,看到沙滩边放学的孩子在愉快的玩耍,看到渔民在渔船上编织渔网......这些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景象更加坚定了我留在这座小岛的心。”
当她慢慢开始学会与自然相处,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真实可感,她终于明白第一次登上西岛时,一位村民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西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也许并不是西岛让人幸福,而是在西岛上,自己能亲手创造幸福。
马春馨在这个人间烟火气氤氲的小小渔村获得了无形的力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找到了内心的平衡,与她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内心笃定,知道自己要什么,接纳自己所有可能的同时,更从未停止打破界限,既坚强如铠甲,又柔软如清云。
贰
与三亚·西岛的故事
在海边打造一个美好温馨的家,是马春馨的梦想。
因为一次机缘巧合,马春馨来到了三亚的西岛渔村。第一次来到这,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拥有百年历史的房屋,这些房屋大多是用珊瑚礁石或者木头做的,有着经过岁月洗礼的古朴韵味。当马春馨走进西岛渔村的百年古巷,穿过一座座珊瑚礁石老屋,感受清晨的阳光洒落在逼仄的巷弄间,她瞬间决定留在这,要与岛上的人一起发展西岛的旅游业,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
于是,马春馨投身西岛渔村建设,负责渔村里老屋区项目运营工作:维护修缮百年珊瑚老屋,老屋改造民宿项目,宣传推介西岛旅游。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西岛渔村,浪漫多情。2017年西岛被评为“中国最美渔村”,吹响了加快建设美丽渔村的号角,从此让这个古老的渔村,迎来了崭新的篇章。现在的西岛渔村已经成为三亚网红旅游打卡地之一,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这也让许多西岛人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
“目前渔村里保留下的约100栋珊瑚老屋,每一栋房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奢侈品,不可再生不可复制。通过保护和改造这些老房子,让后代可以直观感受和近距离了解历史文化。”说起西岛老屋改造成「三亚西岛天涯之涯民宿」的细节,马春馨神采奕奕。
虽然满怀期待,但是万事开头难。在将老屋改造成民宿时,马春馨碰到了最大的难题。因为老屋建造于两百多年前,目前现代人生活所需的硬件设备老屋本身并不具备,比如:上下水、隔音、房屋渗水漏雨等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光是解决屋顶漏雨的问题,她们就尝试了很多改造方案。
老屋用水不便,那就自己一桶一桶抬回来;房屋老旧,那就自己重新粉刷;屋里没通电,那就自己在村民的帮助下搭起电路......经过一系列的房屋改造、加固,老屋焕然一新,设有客厅、厨房、庭院与阁楼书房,保证了生活便利需求的同时,也保留了时光的痕迹。
在改造的许多民宿中,「囍屋」是最受欢迎、也是马春馨十分喜欢的一幢。如果你现在来到这里,你能感受到马春馨把对待生活最真挚的爱与热情,融入至民宿改造的细节中。珊瑚层叠拥簇垒起的隔墙,融入艺术设计与创意元素,在白墙灰瓦间,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是赋予这座被翻新的老房子新的意义。
叁
三亚新青年,共建新三亚
如今,已是新三亚人的马春馨,完全地融入了三亚西岛渔村,融入当地的生活,与当地的村民们友好共处。作为西岛渔村、老屋区文旅项目的运营总监、「三亚西岛天涯之涯民宿」主理人,马春馨打理着百年老屋(文创馆)、海上书房等项目的相关事宜,为西岛渔村的开发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西岛渔村的生活,与之前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的社会关系都很简单,每天都过着充实又快乐的生活。在这座以碧海为枕,以星空为裳的小岛,享受清晨被鸟儿的歌声唤醒、阳光隔着窗帘洒进老屋、院里的果香四溢、每天都有蓝天白云,这就够了。”说起如今的生活,马春馨感慨,原来陶渊明式的“闲然生活”不止活在想象里。
与其说是她选择了西岛,不如说是西岛选择了她。
现在,马春馨管理的西岛文创馆已经成为了西岛的旅游符号,是西岛老乡和外来游客的连接桥梁。同时,也带动了西岛的旅游产业的发展。马春馨希望能通过自己与团队的努力,能提高村民的集体经济收入,带来利益最大化;对于外来游客,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西岛渔村文化,体验渔村生活。
如今的西岛正走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中。也正是因为有马春馨这样敢于挑战自我,发挥“她”力量建设西岛美丽渔村、建设三亚国际旅游城市的三亚新青年,才更加能体现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及海南自贸港对于“人”的接纳与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新青年选择三亚。这座充满热情浪漫与独特底蕴的城市,让来到这的人都深深爱上了这里。
对话 马春馨
推推: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不工作的时候会喜欢干什么?
马春馨:兴趣爱好是听音乐,从古典乐到流行音乐。不工作的时候,会去跟村里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聊天,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夜晚的渔村生活丰富又充满意趣,大家会一起唱歌跳舞,一起谈笑风生、无忧无虑,这在北上广的城市是很难想象的。一个人的时候,会在自家的阳台发呆,听风看雨等猴看鸟、观小岛日落潮汐,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
推推:有没有什么少为人知的西岛小众景色可以和我们分享?或者推荐什么时间段可以打卡什么地点,会有更美好的收获?
马春馨:①海上书房,三艘漂浮在大海上的盛满书籍的船,这是西岛孩子们看世界的窗口。在这里,可以陪伴西岛的孩子们读一本书,给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②西岛的日出也是来到这不能错过的景象。在渔村内港码头看完日出,再到村里的早市采购(留岛过夜可以体验下早晨赶集),早市有新鲜的瓜果蔬菜,也有当天捕捞上来的海鲜,可以直接从渔船上选购。
推推:最爱西岛的什么美食?为什么?
马春馨:仙人掌炒革命菜、西岛粽子。因为西岛土壤资源比较少,没有可种植的土地。西岛的后山是岩石,岩石上长满了仙人掌,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岛上没有蔬菜,西岛人就采摘后山的仙人掌食用,就有了西岛名菜仙人掌,革命菜也是一种野菜,上西岛一定要尝一下;有别于其他地区用芦叶来包,西岛的粽子是用椰子叶和菠萝叶制作,非常推荐品尝。
推推:游客第一次来到西岛,你会推荐他们必打卡的几个地方是?
马春馨:海上书房、西岛女民兵馆、老屋区、内港码头灯塔。
幸福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个人选择可以是多元的,社会可以是多元的,如何找到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三亚这座充满自由的城市总能给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灵感。
在马春馨看来,做一个三亚新青年,是一件很令人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忠于内心的选择给了她安全感,即使是碰到困难,也能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长实力,让她更加有底气、不纠结,不必羡慕他人,也不会因为小小的波折怀疑自己。她是这个时代的三亚新青年样本之一,也给我们提供了关于梦想与人生选择的另一种可能。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浪潮下,无数像马春馨这样的新青年正奔涌而来集聚三亚。三亚正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广纳人才引凤归巢,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三亚力量。
本站内容均为网友上传,网站举办方负责审核和监督,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欢迎举报,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