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12日消息(记者 姚皓)“黑客冲击大数据库怎么办?”“我今天出现在这里,大数据知道吗?”“行程码会影响我们信息泄漏吗?”12月12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旗下教育平台“南国学堂”科技创智课首站启动,38名南国小记者带着自己的疑问走入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和数字海南有限公司,在一个个数据面前揭开了海南的“智慧”面纱。
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工作人员在给小记者介绍情况。记者 陈卫东摄
“一张蓝图”看到底
小记者打卡城市治理的“高端操作”
当天上午,在省数据大厅内,南国小记者一睹了政府“智慧大脑”的风采。目前,省数据大厅已连接了全省500余个政务应用系统,通过数据收集、共享、挖掘分析和展现,提升公共服务和政府治理水平。
期间,讲解员林映彤在平台上展示了一处海南生态红线内森林的历年卫星影像图,让大家“找不同”。小记者们发现,部分年份中一片碧绿的森林影像里曾出现了一小块白色的“不明物体”,之后又忽然消失了,令人非常疑惑。
小记者在海南省数据大厅听课。记者 陈卫东摄
其实这同样逃不过职能部门的眼睛,他们在进行生态红线保护监测督查的过程中便是依托该平台实时掌握了有关情况。“就像大家看到的一样,生态红线内出现这个变化很大可能是遭到人为破坏,相关职能部门派人核查后发现确实如此,这块白色是有人在这擅自盖起了养猪棚,职能部门了解后第一时间去现场责令整改。”林映彤说道。
“足不出户就可以检测到千里之外的异常,真是‘高端操作’!”小记者于子玄说道。
灾害来了不要慌
最全信息归纳一处为人们保驾护航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城市“智慧大脑”对此同样不会缺席,而说到海南的自然灾害,台风一定是存在感最高的一个。
认真听课的小记者。记者 陈卫东摄
林映彤向小记者们展示了数据大厅内的海南省互联网+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实时看到台风路径、风雨情况等信息,全省各江河水库水情、地灾风险 隐患点、渔船渔民位置、救灾避难场所等情况同样收纳其中,点击一处便能了解一处。
不少小记者表示令他们印象最深刻的“黑科技”是该平台的一个动态模拟演示,在一处三维出现的城镇地图前,直观地指示了遇到洪水时城镇不同区域群众的转移路线、安置点,甚至能具体到当地相关负责人的姓名与联系方式。
“别说是孩子们,作为家长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内容,除了满满的科技力量外,我们还感受到了国家时时刻刻在为大家的安全努力,很有安全感。”一位家长感叹。
“正是依托‘智慧大脑’编织起的防护网,近年来海南得以顺利抵御多次台风、强降雨等带来的灾情,为全省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技的支撑。”林映彤说道。
“深读”海南健康码
绿色、黄色、红色是这样来的
在数字海南有限公司办公区,该公司技术经理罗捷思向南国小记者介绍了海南健康码的基本情况、使用场景、运行原理等内容。
“我只是经过某个地方,就变成‘黄码’了,这是怎么做到的?”讲解期间,小记者们纷纷对海南健康码的运行原理充满好奇。罗捷思介绍,海南健康码会进行信息采集,包括用户通过平台填报的个人信息、线下手机扫码提供的位置等信息,以及电信运营商采集的个人位置信息都会进行记录汇总。
经过一系列的走访学习,南国小记者们对此次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和数字海南有限公司之行感到受益匪浅,“之前听过城市‘智慧大脑’这个概念,但具体是什么并不清楚,这堂生动的实践课,又有趣又打卡了新的知识,非常赞!”小记者许泽珺感叹道。
“虽然今天的科技创智课有些深奥,但孩子们爱思考的大脑被开启了。” 一位家长点赞。
快来加入我们吧!
2022年南国小记者招募持续进行中
南国都市报小记者依托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拥有资深记者编辑导师团队,致力于打造海南省青少年“第二课堂”。2022年,南国小记者全新改版,开设科学探秘课、奔向大自然、非遗小课堂、采访调研、奇妙博物、土地四季、科技创智、 爱心公益等八大主题课程,帮助孩子从小拓展知识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训练写作力、洞察力、表达力,让每个小记者,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识别二维码,快来加入我们吧。
报名咨询电话:18608932892林老师,13707511098 陈老师(微信同号,请在工作时间内拨打。
本站内容均为网友上传,网站举办方负责审核和监督,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欢迎举报,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